模型名称 | Noah-MP 模型 |
---|---|
版本 | v 1.6 |
开发者 | |
开发语言 | Fortran |
适用范围 |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
相关网站 | 官网 |
运行条件 | Linux |
更新时间 | 2025-04-02 22:58 |
标签 | 陆面模型 Noah LSM None 陆面模型 |
---|
Noah LSM是由多个机构和组织共同发展起来的,最初由Mahrt et al的两层水文模型发展而来,后来由Chen et al和Ek et al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目前该模型已经过离线和耦合模型的测试,被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tion,NCEP)广泛应用于天气和气候业务预报中,同时也被WRF模式团队、美国空军气象局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可。 Noah-MP 模型是由Niu和Yang等通过改进和完善Noah LSM模型发展而来。对Noah LSM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主要有:(1)引入了植被冠层,分开计算冠层和陆地表面的温度;(2)使用改进了考虑冠层间隙的二流传输方案(3)引入一个短期的动态植被类型。除此之外,Noah-MP模式对地下水模型和雪模型冻土方案都进行了改进。可供选择参数化方案的物理量有:动态植被、气孔阻抗、控制气孔阻抗的土壤湿度因子、径流和地下水、表层拖曳系数、冻土中的过冷液态水、冻土渗透率、辐射传输、雪表反照率、降雨和降雪的区分等。 Noah-MP 模式的土壤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不均匀的4层,从上而下的土壤层厚度分别为0.1,0.3,0.6,1.0m;其大气强迫场数据包括风向风速、空气温湿度、大气压强、上下的强短波辐射以及降水速率等,输出的变量主要有土壤温湿度、感潜热通量以及土壤热通量等。该模式提供27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和19种土壤类型。
HRLDAS_USERS_GUIDE_34.pdf | 631.40k |
HRLDAS-v3.6-README.txt | 1.71k |
HRLDAS-v3.6.tar.gz | 718.56k |
张耀南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yaonan@lzb.ac.cn | 0931-4967598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备案号:陇ICP备05000491号
技术支持:本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项目”提供支持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