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名称 | 1991-200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
---|---|
英文名称 | Runoff data set of Nanxiaohegou watershed in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from 1991 to 2000 |
DOI | 10.12072/ncdc.HWXFZhan.db0026.2020 |
数据引用url | http://www.dx.doi.org/10.12072/ncdc.HWXFZhan.db0026.2020 |
数据共享方式 | 离线申请 |
数据分类 | 水土保持 |
本数据集为1991-2000年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观测数据,主要是对坡地水土流失规律和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进行定量的研究。观测要素有产生径流的次降雨量、次径流量、次泥沙量、土壤含水量、被覆度。次降雨量观测用该站点设的专用雨量站或借用临近雨量站的SM1型雨量器或自计雨量计进行雨量摘录;径流、泥沙采用径流桶(池)人工观测;土壤含水率采用人工取土烘干法观测;被覆度采用人工目测。
数据采集时间开始 | 1991-01-01 |
---|---|
数据采集结束时间 | 2000-12-31 |
采集地点 |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南小河沟流域 |
海拔信息 | 1043.0 - 1050.0 |
数据量 | 0.508 M |
数据格式 | Excel表格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次 |
坐标系 | 无 |
投影 |
(1)次径流量:1)径流池:产流结束后直接量水,根据水位—容积曲线推求径流总量。2)分流桶:用分水系数和分水量推求径流总量。总径流量(m³)=一级分流桶径流量(m³)+二级分流桶径流量(m³)×一级分流孔数+……+n级分流桶径流量(m³)×一级分流孔数×二级分流孔数×……×n级分流孔数 (2)次泥沙量:1)径流池:降水结束、径流终止后立即观测。将集流槽中泥、水扫入径流池(桶)中搅拌均匀,取柱状水样2~3个(总量在1000~3000ml),以混合后的500ml水样作为标准样。含沙量采用置换法(比重瓶法)测定。2)分流桶:分别取样,计算如下:泥沙总量(kg)=一级分流桶径流量(m³)×含沙量(g/l)+二级分流桶径流量(m³)×含沙量(g/l)×一级分流孔数+……+n级分流桶径流量(m³)×含沙量(g/l)×一级分流孔数×二级分流孔数×……×n级分流孔数
观测数据整编录入过程中经过四级人工校核,分别是制表、初校、复校、审核,以确保数据质量。
人工观测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1991-2000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2020,doi:10.12072/ncdc.HWXFZhan.db0026.2020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1 | 1径流场基本情况表(林地、天然荒坡).xls | 30.72k |
2 | 3径流场土壤含水率.xls | 154.11k |
3 | 2径流场逐次径流泥沙测验成果表.xls | 81.92k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备案号:陇ICP备05000491号
技术支持:本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项目”提供支持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