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名称 | 西北干旱区1:10万土地沙漠化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代) |
---|---|
英文名称 | 1:100000 land desertification data set in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1970, 1990, 2000, 2010) |
DOI | 10.12072/ncdc.973Desert.db0049.2020 |
数据引用url | http://www.dx.doi.org/10.12072/ncdc.973Desert.db0049.2020 |
数据共享方式 | 在线下载 |
数据内容(包含的观测指标内容) 数据文件名称: (1)ghqd1975 (2)ghqd1990 (3)ghqd2000 (4)ghqd2010
包含了1975年代、1990年代、2000年、2010年西北干旱区沙漠化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开始 | 1970-01-01 |
---|---|
数据采集结束时间 | 2010-01-01 |
采集地点 | 西北干旱区 |
数据量 | 124.186 M |
数据格式 | adf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年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Albers正轴等面积双标准纬线割圆锥投影 |
在ARCGIS软件中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以1:10万制图标准提取土地覆盖、沙漠(地)、戈壁、沙漠化土地信息。遥感数据处理时以几何纠正后的1:10万栅格地形图为地理基础,对2000年的Landsat ETM进行精纠正。其它时期影像采用与ETM影像匹配的方法进行纠正。对遥感图像制备主要包括精纠正处理与分县图像镶嵌。纠正时,一景影像内选取30-40个控制点并且尽量均匀分布,并用二次多项式进行重采样。1975 MSS图像、1990、2005和2010年的TM图像以纠正后的2000ETM图像为基础完成几何校正,纠正时每景图像内选取7*8个控制点,并且尽量分布均匀,利用二次多项式建立纠正模型,图像重采样方法采用最邻近值法。
1.原始资料数据精度 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范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数据分辨率30m。 (1)数据生产过程: 影像几何纠正后的图像满足同名像元误差平原地区小于1个像元,山区小于2个像元。 信息提取时,根据信息源分辨率及制图精度要求,确定了以下解译原则:判读成图的最小图斑TM/ETM影像为6×6个象元,即180m×180m。屏幕解译线划描迹精度为1个象元,即线划定位精度相当于地面60米。解译完成后作业人员之间交换解译成果,以便相互详细查错补漏,然后送交质量检查组检查,对不满足质量要求的图幅重返前两道工序。经过三级工序的严格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定位精度达1个像元,定性精度达95%以上。
2.方法和标准规范: 土地沙漠化分类系统 类型 沙丘活化或流沙入侵(001) 灌从沙漠化 (002) 砾质沙漠化(003) 风蚀劣地化(004) 旱地农田耕作沙漠化(005) 轻度沙漠化(100) 沙丘迎风坡出现风蚀坑,流沙斑点状分布,流沙面积5-25%(101) 灌从生长茂盛,灌从下出现流沙堆积,并形成各种形态的沙嘴(102) 砾石在地表明显开始富集(103) 地表出现风蚀浅坑,但尚未有明显陡坎(104) 春季垄沟有少量积沙,耕垄有明显的风蚀痕迹(105) 中度沙漠化(200) 沙丘显现明显的风蚀坡和落沙坡分布,流沙面积25-50%(201) 灌从有叶期仍不能覆盖整个沙堆,灌从沙堆迎风侧显现流沙,沙堆间平地有浮沙或出现砾质沙化(202) 地面布满粗沙砾石,但仍有稀疏植被,草群盖度大于25%,景观为砾质草场(203) 风蚀坑大部分裸露,地面出现明显的小型陡坎(204) 黄土状耕地出现明显小片流沙,土壤腐殖质层风蚀厚度超过50%(205) 重度沙漠化(300) 沙地成为班流动状态,流沙面积超过50%(301) 灌从开始大片死亡,盖度小于25%,流沙面积小于50%(302) 地面完全为砾石覆盖,砾石间少有沙砾,植被盖度10-25%(303) 地面出现风蚀残墩风蚀残丘,之间有零星草被,砾质化耕地弃耕(304) 风蚀耕地腐殖质层几乎蚀净,出露钙积层或土壤母质,流沙面积超过25%,耕地大部分弃耕(305) 严重沙漠化(400) 流动沙丘,植被盖度小于10%(401) 流动起伏沙地,植被盖度小于10%(402) 戈壁,植被盖度小于10%(4030 雅丹(404) 平沙地或砾石地,植被盖度小于10%(405) (3)应用范围
3.加工后数据精度 为了充分发挥新技术的特点,建成高质量的图形数据库,根据信息源分辨率及制图精度要求确定以下解译原则: 1. 按照2mm×2mm的上图标准,相当于实地200m×200m的实际面积,判读提取成图的最小图斑为Landsat 30m图像6×6个像元,即180m×180m=3.24hm2,48.6亩; 2. 对于狭长多边形图斑,如河流等线状地物的短边宽要求4个像元以上; 3. 屏幕解译线划描迹精度为1个像元,即线画定位精度相当于地面30m; 4. 定性准确率要求大于95%; 在实际工作中,解译时结合其它资料(地形图、气候区划图、植被图、土地沙漠化图等专题图件和文字调查报告),运用地学相关分析法综合判断,实际解译定性精度经后期抽样验证达到95%以上。解译完成后作业人员之间交换进行详细查错补漏后,送交质量检查组检查,对不满足质量要求的图幅重返前两道工序。经过三级工序的严格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定位精度达1个像元,定性精度达95%以上。
沙漠化土地信息提取所采用的遥感数据为Landsat MSS和TM/ETM数据,多光谱数据纠正后的影像采用432波段假彩色合成。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2009CB421301 |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特征及其时空格局 | 973项目 |
2 | 2009CB421300 |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 | 973项目 |
颜长珍,西北干旱区1:10万土地沙漠化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代),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2020,doi:10.12072/ncdc.973Desert.db0049.2020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1 | 西北干旱区1比10万土地沙漠化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代).rar | 65.06M |
2 | 数据文档_西北干旱区1比10万土地沙漠化数据集(1970、1990、2000、2010年代).docx | 51.32k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备案号:陇ICP备05000491号
技术支持:本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项目”提供支持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