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登录
  • 科学数据库门户
    • 首页
    • 服务公告
    • 数据资源
    • 资源检索
    • 模型工具
    • 服务案例
    • 科学普及
    • 使用指南
    • 关于本库

    登录系统

    • 数据资源Data
    • 冰川     311
    • 冻土     65
    • 积雪     12
    • 气象     191
    • 水文     106
    • 基础地理     255
    • 生态     86
    • 社会经济     9
    • 极地     188
    • 来源站点
    • 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36
    • 南极长城极地生态观测站102
    • 南极中山国家野外站85
    • 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观测研究站10
    • 平台服务中心533
    • 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站34
    • 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25
    • 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48
    • 原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285
    • 中国西部主要冰川作用中心冰量变化调查75
    • 首页
    • 数据资源
    • 极地×
    • 海洋生物学×
    搜索
    收起筛选
    • 主  题:
      极地(9) 南极菲尔德斯(2) 中国南极第21、22、24、25次考察(1) 中国南极长城站(1) 北冰洋(1) 土壤微生物(1) 大型底栖动物和微生物(1) 大磷虾(1) 帽贝分(1) 底栖生物(1) 普利兹海湾(1) 极地地衣样方(1) 植物样方监测(1) 海水沉积物(1) 海水细菌(1) 海鸟25-CTD观测(1) 潮间带(1) 生物图片(1) 磷虾生物量(1) 空间分布(1)
    • 学  科:
      海洋生物学(9)
    • 时  间:
      1994(2) 2003(2) 2013(2) 2014(2) 2015(2) 1993(1) 1995(1) 2002(1) 2005(1) 2006(1) 2007(1) 2008(1) 2012(1)
    • 地  点:
      长城站(6) 南极(5) Antartic(2) Fildes Peninsula(2) 中山站(1) 北极,楚科奇海,波弗特海(1) 菲尔德斯半岛(1) 长城湾(1) 长城站,南极,新西兰,长城站,中山站(1)
    • 共享方式:
      在线下载(9)
    • 默认排序
    • 点击次数
    • 下载量
    • 更新时间
    • 1/1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中国南极第21、22、24、25次考察南极磷虾生物量调查数据
    应用高速采集器获得环南极磷虾的数量分布和个体特征;应用IKMT网重点对各试验测区的磷虾分布和个体特征进行调查。在各试验测区用IKMT网进行斜拖网采集磷虾样品。回到陆地实验室后磷虾样品进行了计数、称重、并对丰度较大的几个站位的磷虾样品进行了性期划分、体长和眼径的测量、以了解大磷虾的在南大洋的生长状况。本数据集...
    点击量:
    1191
    下载量:
    0
    文件大小:
    169.99k
    更新时间:
    2021-10-27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2002-2003年中国南极第19次考察环南极及普里兹湾海区大磷虾生长状况及丰度数据
    19次南极考察过程中(2002年12月-2003年2月底),走航过程中从新西兰-长城站-中山站的走航过程用高速采集器在正常船速下采集-30m-0m的磷虾样品,在普里滋湾测区用IKMT网进行斜拖网采集-200m-0m磷虾样品。回到陆地实验室后磷虾样品进行了计数、称重,并对丰度较大的几个站位的磷虾样品进行了性期...
    点击量:
    1375
    下载量:
    0
    文件大小:
    556.64k
    更新时间:
    2021-10-27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1995年南极长城站帽贝种群分布数据
    本数据为南极长城站于1994年12月-1995年3月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进行了定点南极帽贝种群空间分布的调查数据,可为南极帽贝的种群生态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南极帽贝是一种分布较为广泛的海洋软体动物,它一般栖息于南极的潮间带,数量庞大,隶属于帽贝总科。
    点击量:
    1264
    下载量:
    2
    文件大小:
    1.69M
    更新时间:
    2021-10-27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2003年中国北极第2次考察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海鸟25-CTD测量数据
    2003年7月12日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从大连出发,2003年7月24日开始在北极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波佛特海进行大洋考察,获取209个站位的海洋水文、海冰、大气、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多学科立体实测数据。本数据集为中国北极第2次考察2003年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海鸟25-CTD测量数据。
    点击量:
    1008
    下载量:
    0
    文件大小:
    2.60M
    更新时间:
    2021-10-27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植物样方监测站点分布数据
    本数据集为矢量数据,将2013-2015年在长城站附近建立的植物被样方坐标转换成矢量数据。样方以Q1、Q2……命名,代表植物的生境。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
    点击量:
    918
    下载量:
    0
    文件大小:
    1.08M
    更新时间:
    2021-10-27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1993-1994年南极长城湾海水细菌测定数据
    南极长城湾位于中国南极长城站东面,面积约0.5km~2,湾内水深变化较大(20—80m),即海底地形变化较大,不同沉积部位其沉积物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别。另外,该湾地处高寒带,与中纬度和低纬度海区的沉积环境也完全不同。本数据为南极长城湾1993-1994年海水细菌测定数据。
    点击量:
    1801
    下载量:
    0
    文件大小:
    35.39k
    更新时间:
    2021-10-27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和微生物分析数据
    本数据为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期间,南极底栖生物和微生物的观测数据。底栖生物是指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内或底表的生物,是水生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按生活方式,分为营固着生活的、底埋生活的、水底爬行的、钻蚀生活的,底层游泳的等类型。
    点击量:
    1124
    下载量:
    5
    文件大小:
    709.63k
    更新时间:
    2021-10-27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南极长城站底栖生物照片
    本数据为长城站底栖生物照片集,共包含28种生物图片,图片均以jpg形式保存。内容除记录底栖生物名称、形态外,还有尺寸作为参照。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
    点击量:
    1320
    下载量:
    0
    文件大小:
    19.65M
    更新时间:
    2021-10-27

    冰冻圈领域特色数据库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地衣样方监测站点分布数据
    本数据集为矢量数据,将2013-2015年在长城站附近建立的地衣被样方坐标转换成矢量数据。样方以Q1、Q2……命名,代表的是土壤微生物的环境。地衣是一种变水生物,在自然条件有所改变时,地衣会迅速改变细胞内水分含量,同时相应地改变呼吸或光和作用等的生理反应,抵御不利环境造成的损伤。
    点击量:
    908
    下载量:
    0
    文件大小:
    1.08M
    更新时间:
    2021-10-27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备案号:陇ICP备05000491号

    技术支持:本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项目”提供支持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