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从瓦里关 迈出保护地球一大步


  在巍峨的青藏高原上,有着许多有名无名的山脉。海拔3816米的瓦里关山算不上特别,但中国却在这里迈出了地球保护的一大步。

  

选址

  西侧可见散布在高原荒漠间的绿洲草场,北侧是绵延的青海南山和高原明珠青海湖,南麓横卧着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厂龙羊峡水库——1991年9月,时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站在瓦里关山顶,再一次对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站址进行考察。

  彼时,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系统刚完成整合不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次评估报告即将出炉;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的趋势越来越不容忽视,南北两极等地纷纷建起了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但欧亚大陆腹地仍是一片空白——这意味着,从已有观测站获取到的数据尚不能代表地球变化的印记。

  能否在中国内陆高原建一座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一拍即合。

  对照世界气象组织基准观测站站址选择条件,专家们踏上了青藏高原的诸多山脉。就这样,瓦里关山走进了他们的视线。

  瓦里关山有一定高度,地势孤立、四周开阔,方圆百公里之内人烟稀少、几乎没有工业生产,空间和环境代表性较好。这里还建有一座通信中转站,供电和交通的基础条件不错,且基建投资和维持费用相对较低。如此一来,全球大气观测和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都能得到满足。

  

建设

  “中国正在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青藏高原建立世界第一个内陆型全球大气基准观测站。它的建成将有助于全球大气观测事业发展。”在1992年的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变化与环境发展大会上,时任国务委员宋健代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致辞时介绍。


图为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建成仪式

  1994年9月17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正式挂牌运行。在这里程碑式的观测站建成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投资、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及世界气象组织的支持,离不开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设备和技术援助,更离不开全球携手共同保护地球的精神。

  更幸运的是,这种精神始终在延续。

  1995年9月,澳大利亚气象局格里姆角大气本底监测站技术官员彼得•沃尔福特先生与夫人来访瓦里关站,对监测项目和设备进行检查。陪同到访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凌晞现在仍清晰地记得,沃尔福特烟瘾很大,但站里不允许吸烟,他便从站里的99级台阶上上下下。去过高原的人都知道,上楼梯时高原反应令人非常难受。一开始,他忍不了烟瘾,隔一会儿便下去抽根烟,后来抽烟的频率越来越低,最后索性不抽了。回到澳大利亚后,沃尔福特便彻底戒烟了。

  筹备建站初期,一批又一批像沃尔福特这样拥有先进经验的专家登上瓦里关,安装设备、培训人员;一批又一批像周凌晞这样的中国优秀人才前往美、加、澳等国家接受温室气体测量等相关技术培训,学习经验、带回设备。他们建立了深厚友谊,也为瓦里关业务建设储备了技术骨干。

  

成长

  业务刚开始运行时,在瓦里关监测到的温室气体数据并不能在线显示。工作人员只能每星期采集两瓶空气运到北京,再通过美国大使馆送到美国进行分析。等到拿回数据,已是一年后。

  国气象工作者始终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2006年前后,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中国终于具备了自主分析采集气体的能力。从那时起,瓦里关站空气采集瓶变成了四个,两个送到美国,两个留下来自己分析。在这样年复一年的对比分析中,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观测。

  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可以全天候、高密度观测30个项目60多个要素,每天产生6万多个数据,形成覆盖主要大气成分的观测技术体系和技术系统。它与全球其他大气本底站一起,诉说着地球大气变化的秘密。

  2014年春天,瓦里关站监测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400PPM,与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观测数据遥相呼应。瓦里关站监测到的数据不但走进了各类气候变化公报,也走进了气候大会,成为《巴黎协定》等解决方案的重要依据。(来源:《中国气象报》2018年11月13日一版 作者:张格苗 金泉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