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气候的“前世今生”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大部面积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盆地略呈三角形,面积达到257768平方千米,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以干旱为主。这里风力极为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曾出现过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可以逐渐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可低于5%。这里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的气温有时可以降至0℃以下。常年风沙四起,干旱缺氧是诠释这个地区最恰当的词语。

  柴达木盆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自3000米逐渐降至2600米左右。自边缘至中心,洪积砾石扇形地(戈壁)、洪积粉砂质平原、冲积粉砂黏土质平原、湖积淤泥盐土平原有规律地依次递变。地势低洼处广布着盐湖与沼泽,盆地内湖泊水质多已咸化,共有大小盐湖20余个,著名的茶卡盐湖和察尔汗盐湖分别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和南部。这里的盐碱滩由于受强烈风沙的侵蚀后裂缝越来越大,将原来平坦的地表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沟槽,顺盛行风方向伸长,沟槽越来越大,垄脊越来越小,出现许多不连接的土墩,形成了戈壁滩上特有的奇观“雅丹地貌”,这是在极其干旱的条件下才可以形成的一种地貌现象。

  许多专家学者经调查研究后,认为柴达木盆地曾经是一片广阔水域,这里不仅出现了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伍氏献文鱼类化石,在柴达木盆地东沿的诺木洪地区还发现了瓣鳃类和腹足类生物贝壳堆积层,这些曾经的生命记录下了远古柴达木的气候特征。科学家对伍氏献文鱼类化石和瓣鳃类腹足类生物贝壳堆积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后推断,柴达木盆地持续干旱化由来已久,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现代盐湖的形成,依然是柴达木盆地持续干旱,湖水逐渐消失最直观的表现。

  远古时期的柴达木曾经湿润多水,由于持续干旱导致了湖泊逐渐盐化甚至消失,那么问题出现了,柴达木的干旱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呢?

  已有的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是从古海演化形成的内陆封闭的盆地,距今5000万年前,印度版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撞,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柴达木盆地逐渐形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全球气候存在一定的影响,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变化较为明显,这里四周山脉众多,因此,深处内陆的柴达木盆地没有湿润的季风气候,这里的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高山阻断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青藏高原北部的气候持续变干,原本湿润多水的柴达木盆地逐渐蒸发成了戈壁以及形状各异的盐湖。

  如今的柴达木盆地更像是一片巨大的沙漠,到处遍布着碎石和沙砾,这里不时会出现扬沙甚至是沙尘暴天气。当地政府正通过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多种手段,加快生态治理步伐,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柴达木盆地的绿洲面积在不断扩大。据卫星遥感监测显示,柴达木盆地沙区风蚀荒漠化程度趋缓,近几年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减少42.3万亩,实现了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随着植被情况的好转,柴达木盆地的野生动物数量也在大幅增加。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的风沙会吞噬半个中国,柴达木盆地从远古的水域成为如今的荒漠化盆地,不仅仅是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还有很多让我们深思的原因,希望若干年后这里不会出现“裸鲤”的化石,更希望若干年后这里依然天高云淡,草绿湖蓝。

  来源:《气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