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摘要

本数据集为1981-2099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RCP2.6,RCP4.5,RCP8.5)的响应数据,使用RCP2.6,RCP4.5以及RCP8.5排放情景下多个GCM输出的大气变量的平均值驱动陆地生态系统模式,模拟1981至2099年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该模式考虑了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土壤水热对多年冻土变化的响应、植被和土壤水热的相互作用等过程。本数据集包含了多年冻土环境(活动层厚度、地下水位深度、不同层的土壤温度和湿度等变量)以及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等),模式时间步长为月,输出数据集时间步长为年,空间分辨率为0.5度。共3个netcdf格式文件。

基本信息

数据缩略图

数据加工方法

模式以月尺度的大气气温、降水、辐射和水汽压作为输入。TEM系列模式是设计用来模拟植被和土壤的碳、氮库,以及大气-植被-土壤间的碳、氮通量。一般而言不同版本的TEM用月时间步长的大气变量进行驱动,例如大气温度, 辐射,降水和水汽压。 在环境子模式里面月时间步长大气驱动被降尺度到日尺度,该子模式考虑了大气-冠层-积雪和土壤间的辐射和水通量交换。土壤水分和温度每天更新一次。双向Stefan算法用于计算土壤中冻融锋面的位置。土壤水分使用Richard方程进行更新,但假设冻结土壤中水分不变。土壤的冻融状态和水分影响土壤的水、热参数。

数据质量描述

在单点运行陆地生态系统模式,与实地观测的土壤温度、水分,净第一性生产力、植被碳、氮库以及土壤碳氮库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式的可靠性。土壤温度的验证使用了21个青藏高原气象台站进行了验证,在5,20,40和80cm土壤处,模拟值和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1.7,2.1和2.4度。生态部分使用了青藏高原的五道梁和沱沱河地区观测进行了验证。模拟值和观测值相差约为10%左右。验证部分工作发表在Yi et al., 2013, JGRYi Shuhua,Li Naijie,Xiang Bo,Wang X。

数据源描述

本数据集使用Dynamic Organic Soil Terrestrial Ecosyste Model (DOS-TEM)来模拟获得。DOS-TEM由4个模块组成,但在青藏高原只使用了环境模块和生态模块。环境模块模拟了土壤的水、热过程,以及地表的径流,蒸散发等。生态模块使用土壤和大气环境变量模拟了大气、植被和土壤间的碳、氮交换以及植被和土壤碳、氮库的变化。

项目支持信息
# 编号 名称 类型
1 2013CBA01800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973项目
2 2013CBA01807 冰冻圈变化的生态过程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研究 973项目
数据引用
为保障平台科技资源的权益、扩展平台中心的服务、提升科技资源的应用潜力,请资源使用者在使用资源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资源来源和资源作者。

宜树华,1981-2099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RCP2.6,RCP4.5,RCP8.5)的响应,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2020,doi:10.12072/ncdc.CCI.db0006.2020

数据列表
# 标题 文件大小
1 rcp26.nc 37.58M
2 rcp45.nc 39.26M
3 rcp85.nc 39.26M
4 数据文档_1981-2099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RCP2.6,RCP4.5,RCP8.5)的响应.doc 116.7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