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名称 | 1954-195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大柳树沟流域沟口径流站观测数据集 |
---|---|
英文名称 | Observation data set of runoff stations at the gully mouth of the third sub-region of the Loess Hills and Gullies area from 1954 to 1958 |
DOI | 10.12072/ncdc.HWTSZhan.db0016.2020 |
数据引用url | http://www.dx.doi.org/10.12072/ncdc.HWTSZhan.db0016.2020 |
数据共享方式 | 离线申请 |
数据分类 | 水土保持 |
本数据集为1954-195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大柳树沟流域沟口径流站观测观测数据。包括泥沙观测和降水观测数据。降水观测使用的雨量器有自记雨量计和普通雨量器两种。自记雨量计型号有两种:一是仿苏П-1型自记计;二是天津海洋仪器厂制造的DSJ2型虹吸自记计。普通雨量器按承雨口径大小分两种,即口径20cm的标准雨量筒及口径11.3cm的简易雨量筒。普通雨量筒筒口距地面高度为2m,降水量一般按两段值观测。各站除按规定时段观测外,还要记载降水起讫时间。 大柳树沟测流建筑物为三角形宽顶堰,用率定并经实测点修正的水位~流量关系根据水位推流数据。 含沙量观测采用水边一点法取样。取样次数与测流次数基本相同,有时为控制含沙量变化而适当增加取样次数。沙样处理一般采用过滤法。 包括逐日降水量观测成果表、降水量摘录表、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1)、径流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径流站逐次洪水测验成果表。
数据采集时间开始 | 1954-01-01 |
---|---|
数据采集结束时间 | 1958-12-31 |
采集地点 | 甘肃省天水市南郊藉河南岸大柳树沟流域沟口径流站 |
海拔信息 | 1107.0 - 1176.0 |
数据量 | 0.468 M |
数据格式 | Excel表格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分 |
坐标系 | 无 |
投影 |
逐日降水量表和降水量摘录表:除自记站均作了逐日降水量及降水量摘录表外(自记纸无法分开时段者,在雨量器记载中摘录),普通雨量站只作了逐日降水量表(个别站作了降水量摘录表)。委托群众雨量站未予整编。 洪水水文要素表摘录洪水以洪峰流量大于1m³/s为标准,大于此值者摘录。 观测数据整编录入过程中经过四级人工校核,分别是制表、初校、复校、审核,以确保数据质量。
自记式雨量计每年汛期开始前进行仪器标定。观测过程中自记雨量计出现异常值时使用普通雨量计观测值进行插补。观测数据整编录入过程中经过四级人工校核,分别是制表、初校、复校、审核,以确保数据质量。
仪器连续观测,人工定时观测
黄河水土保持天水治理监督局(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1954-195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大柳树沟流域沟口径流站观测数据集,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2020,doi:10.12072/ncdc.HWTSZhan.db0016.2020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1 | 1945-1957年大柳树沟梁家坪径流场降水量摘录表(采用2段制).rar | 174.28k |
2 | 大柳树沟梁家坪径流场观测成果说明.docx | 35.58k |
3 | 1958年大柳树沟梁家坪雨量站降水量摘录表(采用2段制).xlsx | 12.54k |
4 | 1954—195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大柳树沟流域沟口径流站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rar | 94.35k |
5 | 1954—1958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大柳树沟流域沟口径流站降水观测数据集.rar | 134.86k |
6 | 大柳树沟流域沟口径流站观测成果说明.docx | 16.63k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备案号:陇ICP备05000491号
技术支持:本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项目”提供支持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7